close

  為保護和傳承藏民族歌舞文化,甘孜州政府2011年4月開始啟動目前我省唯一的非遺歌舞數據庫建庫工作,從歌詞、曲譜、音頻、視頻和圖片五個方面活態記錄康巴地區的非遺歌舞。3年來,錄製組已記錄下藏族民歌1000多首,舞蹈600多種。預計2017年,數據庫將全面
  建成,屆時,全州18個縣的所有
  歌舞類非遺將全部收錄
  其中。
  □本報記者 程文雯
  拍下高山河谷間的鍋莊舞
  山谷間,36位藏族男女圍成圓圈,合著調子,跳起歡快的鍋莊。節日、婚慶、收穫……在沙德,跳起鍋莊就意味著一場盛會,不過這一次,鄉民們不是為了慶祝,而是為了配合錄製組的拍攝,將這種古老的舞蹈保存下去。
  “阿—拉—嗦—喲—”,6月27日下午,康定縣沙德鄉,貢嘎山間一塊開闊草地上,嘹亮的勞動號子吼開木雅鍋莊的拍攝序幕。30多位藏族男女各自站成半圓圍成一個大圈,跳起歡快的木雅鍋莊。兩步一停頓、三步一彎腰,手上模仿著剪羊毛、搓羊毛、織布、縫補等各種動作。
  相對於康巴藏區其他鍋莊,木雅鍋莊尤以沉穩靈動、剛柔並濟著稱,舞蹈韻律和表演形式都別具一格。2011年,木雅鍋莊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65歲的嘎登孔薩吉都是地道的沙德人,從小跳著鍋莊長大。“我們剛纔跳的,是剪羊毛做衣服的舞。貢嘎山下美麗的姑娘呦,請你為我剪羊毛,千萬別說不會剪,就像這樣剪……”他一面重覆著剛纔的動作一面向記者解釋歌詞。這次聽說攝製組來,身患高血壓的他不顧家人勸告,頂著烈日跳起鍋莊舞,“把我們民族的傳統保存下去,這是大好事,我一定要參加。”
  50歲的次仁姆為這次拍攝穿戴上自己最貴重的裝飾:腰間的銀鎖、手上的金鐲、指尖的寶石戒指、頸上的珊瑚項鏈、胸前的佛盒……“身上的東西有50多斤,只有在最盛大的節日里,我們才這麼穿。”次仁姆擦著汗水告訴記者。
  康定,是數據庫錄製組到達的第5站,在這之前,他們已經走過巴塘、甘孜、爐霍、丹巴4個縣,6萬多位次仁姆這樣的民間藝人參與到拍攝當中。“知道我們是來記錄傳統歌舞的,大家都很積極。”錄製組成員肖成崗說。
  曲子入庫,老阿媽放心了
  錄製甘孜鍋莊音頻時,83歲的藏族老阿媽登真澤瑪從甘孜縣坐了400多公里的大巴車來到康定,將腦子裡的100多首鍋莊曲一一唱遍,臨走前流著淚對錄製組成員王德華說:“把曲子都交給子孫,我就放心了。”一句話讓這位60多歲的康巴漢子差點落淚。
  “一號機拍風景,二號機拉全景,三號機取中景,四號機推特寫……”6月27日一大早,在沙德鄉木雅山歌錄製現場,雖然唱山歌的主角只有一位,但拍攝場面卻頗有陣仗:大功率發電機在遠處轟隆隆地轉著,供給4架專業攝像機和一臺直播設備的電量,坐在指揮車裡,錄製組組長阿祥能同時切換4台機器的畫面,並通過話筒耳機遙控指揮。“這樣片子才能保證質量。”阿祥解釋說。
  阿祥是甘孜州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調研員,有38年電視片拍攝經驗,也一直堅持用鏡頭記錄康巴歌舞。“近年來不少古老的民間歌舞在外來文化衝擊下開始面臨失傳。”阿祥說,例如“卓夏”,康定縣一種既是對唱又是辯論的民歌,已經成為老人們口中的傳說;“弦子”,巴塘縣最富特色的歌舞,一些古老的跳法已無人知曉……
  2011年初,甘孜州成立了由州長親自擔任組長的非遺歌舞數據庫建庫工作領導小組,當州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局長龔建忠找到阿祥,請他成立阿祥工作室專門負責數據庫資料採集時,這位巴塘漢子一口答應下來。“建立歌舞數據庫,是對這些傳統歌舞的搶救性保護。”
  同年4月,這項甘孜州最大的文化保護工程正式啟動。阿祥擔任錄製組組長,跟他一起的,還有藏族作曲家王德華,從州電視臺退休、被他拉回來“發揮餘熱”的肖成崗,甘孜州電視臺攝影師張偉、張俊,80後吳大鵬,藏族姑娘白瑪、拉措和90後李若塵。
  根據計劃,甘孜州非遺歌舞數據庫分為巴塘弦子庫、甘孜州山歌庫、藏戲庫、鍋莊庫和綜合庫五個子庫,每個子庫又涵蓋詞庫、曲譜庫、音頻庫、視頻庫和圖片庫五個部分。
  在巴塘,攝製組特地請來當地一群老人坐到一起回憶弦子的跳法,幾位老人家當場爭得面紅耳赤,整整一星期才統一意見。“這些爭論恰恰說明很多非遺舞蹈最原生態的跳法已經被遺忘了。現在靠老人們的回憶,我們還多少能夠還原,如果不趕快搶救,等他們都離開了,這些古老的歌舞都會消逝。”阿祥感慨地說,“希望千百年後,人們還能通過數據庫,領略我們的歌舞文化。”
  萬般艱辛尋找原生態
  最原汁原味的非遺歌舞往往隱匿在最偏遠的鄉村,風景優美卻也險象環生。
  巴塘是錄製組的第一站。“我們到巴塘蘇哇龍鄉拍弦子,那裡到處都是高山峽谷,幾乎沒有平地。”肖成崗回憶道。兜兜轉轉好幾圈,攝製組好不容易找到一座電站不再使用的建築工地,才終於架起攝像機。
  沒想到,雨季的高山當即給攝製組來了個“下馬威”。拍攝中途休息時,因雨水沖刷而有些鬆動的大山上突然滾下一塊大石頭。“石頭滾下來了,快跑!”在當地人的提醒下,大家開始順著山邊跑開。“最慘的是張偉,他負責流動攝像,機器隨時掛在身上,想跑也跑不動,只能眼睜睜看著石頭往下滾。”肖成崗說道。大石頭砸死山上的一頭牛,好在,被大樹擋了幾下,終於停在半山。
  在宗塔草原錄製爐霍山歌那天,剛開始還是藍天白雲,誰知老天突然“變臉”,一大朵烏雲壓到頭頂,豆粒大的冰雹密密麻麻地砸下來,不遠處能清楚地看見閃電打在地上。想跑回車裡又怕機器進水,進退兩難時,旁邊一位圍觀的老鄉衝到他身邊,用身上的袍子護住他,吳大鵬這才騰出手來趕緊收拾,跟著老鄉一起跑回車裡。
  惡劣的拍攝條件還可以剋服,最讓錄製組頭疼的,是不少當地人面對錄製設備時,平常信手拈來的歌舞反而變得躡手躡腳。
  去年底,錄製甘孜踢踏和鍋莊的音頻時,幾位年過八旬的老人戴上耳機,一下子手足無措,完全開不了口。
  “阿媽,你怎麼不唱呢?”王德華有些急了。
  “哎呀,帶著這個東西不知道怎麼唱嘛。”老阿媽也毫不客氣。
  最後,王德華乾脆讓大家把鞋脫了,在錄音室里輕輕邁著步子邊跳邊唱。合著腳下的拍子,歌曲才好像又回到了腦子裡。
  在巴塘,錄製組共收集整理弦子詞近2000首、曲譜近300首,拍成視頻的有404首,同時,錄製組還收集到上百張巴塘弦子老照片,其中不乏連很多當地人都未曾見過的古老歌舞。“這些歌舞數據可以為巴塘弦子的研究提供支持,也能夠促進保護和傳承。”阿祥說。
  讓年輕人重新認識故鄉
  3年的數據庫採集,讓組裡的年輕人對康巴歌舞文化的豐富性有了新的認識。
  經過3年多的努力,目前,數據庫中首先啟動的巴塘弦子庫建庫工作已順利完成。丹巴山歌、鍋莊,爐霍山歌,甘孜縣山歌、踢踏、鍋莊等建庫工作也進展順利。結束康定的拍攝後,錄製組還將前往白玉、色達、雅江、鄉城、稻城、得榮等縣,拍攝當地傳統歌舞。“以前覺得鍋莊就是一群人圍個圈子在跳舞,走過的地方多了,才發現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跳法。”錄製組裡來自甘孜縣的小姑娘白瑪告訴記者。
  同樣是鍋莊,木雅鍋莊曲調平緩,舞姿穩健優雅,而在新龍、石渠等縣,廣闊的高寒草原讓這裡的舞蹈透出一股豪邁與奔放。再到甘孜縣,曲調中強烈的節奏要求舞者雙腳不停踏步,孕育出歡樂的甘孜踢踏。“每個地區的舞蹈都是當地藏民內在性格的展現,都有自己的特點。”阿祥解釋說。錄製團隊里,藏族80、90後占了一大半,帶著這些娃娃兵,阿祥希望他們能夠親眼見識康巴歌舞的魅力,重新認識自己民族的歌舞文化。
  不少老一輩藏族人,都有和阿祥一樣的心愿。“以前村子里打青稞、收麥子都靠手工,一家地里有活兒乾全村都來幫忙。大家就在地裡邊幹活邊唱歌。”61歲的沙德人呷達頓珠回憶說。如今,機械收割讓全村一起勞動的場景漸漸消失,山歌也很少響起。“年輕娃娃們很少有機會聽到,對老山歌也不感興趣。”
  讓他欣喜的是,這次數據庫的錄製把村裡不少年輕人吸引到了現場。“唱歌的是我家裡人。”“大家都來看,我也來。”……儘管理由五花八門,但呷達頓珠覺得,讓年輕人多聽聽總是好事。“我們藏族人天生樂感好,說不定有天賦的年輕人聽著聽著就會了。”
  在錄製巴塘弦子音頻時,阿祥和團隊特地將每一個音頻細分為弦胡伴奏版,解說詞版、無解說詞版3個版本,給自己增加了2倍的工作量。“如果不解釋,很多年輕人就不理解歌舞的內涵,也很難體會背後的意義。”阿祥說,“我們辛苦點沒關係,希望年輕人能夠多關註非遺歌舞,將我們民族的東西傳承下去。”
  (原標題:非遺入庫 為康巴歌舞建個記憶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b40mbdfj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